
州、市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
肛周疾病(Perianal disease)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肛周脓肿、肛门湿疹、肛乳头瘤、肛乳头肥大、肛门瘙痒、肛门疣病、肛门潮湿、肛瘘、肛裂等。肛门周围皮肤上有许多皮内毛囊、汗腺及皮脂腺,肛管内又有肛腺分布。所以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都会有一定量的分泌物出现,起到滋润、保护和调节肛门和直肠下段的作用。因此,当肛口有少量分泌物,即使在肛门直肠手术后,患者也不必紧张。只有当肛门周围滋水淋沥,伴有瘙痒、肿痛、溃破糜烂时,才需要请医生治疗。
一、感染性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二、手术后因素:临床上亦可见到肛门直肠手术引起感染,而形成的直肠周围脓肿,以及尿道术后感染、会阴部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破裂缝合后感染、尾骶骨骨髓炎术后感染等引起的脓肿。
三、医源性因素:临床上属医源性引起的肛门直肠周围疾病也不少见。例如内痔插枯痔丁或注射疗法,因操作不当或药剂不洁感染形成粘膜下脓肿;直肠周围注射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组织坏死,造成直肠周围脓肿;乙状结肠镜检查,造成腹膜穿孔感染,引起直肠后间隙脓肿;局部麻醉感染,或油溶液注入后吸收不良,而形成肛周疾病。
四、其它:直肠内异物损伤后感染,放线菌病,直肠憩室炎感染,肛管直肠癌破溃或波及深部的感染,及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都是肛周疾病的发病原因。
肛周疾病多指发生在肛门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腹部疼痛,便血,便秘,瘙痒,肛门沉重,腹泻,恶心呕吐等。多由肛周脓肿,肛周湿疹,肛门异物,肛门瘙痒等引起的疾病。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详情>>
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亦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病程长,肛门周围皮肤常增厚,颜色灰白或暗红,粗糙......详情>>
是指咽下的异物包括导管、鸡骨和鱼刺,另外还有胆石或者粪石停留在肛门直肠交界处,或者某些奇特的或与性表演有关的异物被人为地插入,并无意识地嵌顿了。有些物质嵌入直肠壁,有些异物嵌粘在肛门括约肌......详情>>
是一种常见的局部瘙痒症。肛门部有时有轻微发痒,如瘙痒严重,经久不愈则成为瘙痒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一般只限于肛门周围,有的可蔓延到会阴、外阴或阴囊后方。多发生在20~40岁......详情>>
肛门和腹部疼痛,便血,便秘,肛门部有物脱出,肛门部流粘液或血水,肛门部肿块突起,肛门直肠异物感,腹泻,粘液血便,排便困难,大便外形改变,恶寒发热,腹满,恶心呕吐,腹部包块,贫血等。
(一)便血
无痛性间歇性、点滴出血是其特点。出血量一般不大,但有时也可较大量出血,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外痔不会引起出血。
(二)骚痒:
肛门周围痛痒,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三)疼痛、肛门沉重:
疼痛,常与排便不尽感觉同时存在。坠痛是外痔的主要表现症状,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也常导致剧烈的坠痛。
常见检查项目 | 参考价格 | 查看 |
---|---|---|
肛门指检 | 5~10元 | 详情 |
直肠镜检查 | 200~300元 | 详情 |
肛门视诊 | 30~50元 | 详情 |
粪便血液 | 2元/项 | 详情 |
1、视诊检查:两侧殿部失去对称,肛门形态失常。正常肛门紧闭时,男性为椭圆形纵裂状,女性为星云状纵裂状。
2、肛管指检:食指在肛管内可摸到柔软包块,有触痛或波动,有时可触摸小突起或凹陷。当脓肿向肛管内穿破时,指套上可见脓血。必要时双指诊,即食指在肛管内,拇指在肛周皮肤上,二指联合触按,可发觉脓肿波动最明显的皮肤区。
3、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状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原发内痔一般有右前,右后与左中,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以往认为原发性内痔好发于右前,右后,左中与直肠上动脉主要分支,与直肠右前,右后和左中部有关,现代研究认为主要是肛垫呈“Y”字型裂沟分为3块,位于右前,右后和左外的原因。
4、触诊:肛门周围皮肤红肿处可摸到硬结,有触痛或搏动感。
根据肛肠疾病的典型症状和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根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境检,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如稍有可疑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结,直肠,肛管的良,恶性肿瘤及炎性疾病。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肛旁脂肪瘤 位于肛周皮下组织内,大多是单发孤立的,表面呈结节状。由于皮肤纤维延伸、脂肪间呈分叶状,触摸时柔软、活动、无疼痛。
2、肛旁血管瘤 肿块界线不清,柔软,有压缩性和膨胀性特点,皮肤上有鲜红色或紫红色的毛细血管扩张,擦破后可,引起多量出血。
3、异物引起的炎性肿块 临床上曾多次发现有缝衣针、鱼刺、芦柴片等异物刺出肛门,在肛周形成肿块。感染化脓时肿痛,炎症控制后好转,这类肿块只有在术中才能鉴别。
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
1、术前充分了解病情,及时治疗原有的泌尿系疾病。
2、术前训练床上小便,术前排空膀胱内尿液。
3、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心理。患者如能上厕所,尽量让患者像平时一样排尿,卧床患者可提供隐蔽的环境,协助递送便器。
4、出现排尿困难时,给予按摩下腹部,下腹部热敷,以减轻膀胱颈部肌肉、尿道括约肌痉挛,利于排尿。
5、出现排尿困难时,可让患者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形成条件反射,利于排尿。
6、出现排尿困难时,可根据情况取出肛管内填塞敷料,但需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情况,必要时小便后可继续填塞肛管。
7、手术切口疼痛时遵医嘱给予及时止痛。
8、经上述处理后仍不能排尿者,确认膀胱充盈,给予一次性导尿,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如需留置导管,应夹住尿管,定时开放,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