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迄今仍无定论,可将其概括为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因素与损害因素的关系失调及易感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参与的影响所致。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以损害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为主。关于其发生与发展,有许多学说,简述如下:
(1)消化学说:胃液量增加,酸度增高及胃蛋白酶增加,促使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的蛋白质发生水解,出现“自体消化”,形成溃疡。
(2)创伤学说:机械、温热与化学的作用,如食物粗糙、辛辣、过酸、烟酒长期刺激等均可造成十二指肠粘膜的原发性损伤而形成溃疡。
(3)炎症学说:有的人研究表明,在10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中,可同时见到十二指肠粘膜的炎症性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溃疡之前,从单纯的、浅表的炎症性粘膜糜烂,直至溃疡形成。
(4)血管学说:当胃肠血管有病变时,可使局部粘膜缺血、坏死,部分粘膜被消化吸收而形成溃疡。
(5)组织中毒学说:当血中碱贮备减少,引起酸中毒,使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胃酸分泌增加,血液循环障碍,粘膜发生缺血坏死而形成溃疡。但并未能证实凡有溃疡病变者都有酸中毒存在。
(6)神经反射和植物神经学说:实验证明,中枢性损伤所引起的溃疡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迷走神经兴奋有关。
(7)乙酰胆碱学说:有人认为本病患者的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而使乙酰胆碱增多,亦有人认为组织胺增加,均可造成肠壁毛细血管长期扩张瘀血,以致肠壁糜烂坏死而形成溃疡。
(8)皮层内脏学说:大脑皮层活动障碍,使皮层与皮层下部的正常关系失调,导致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而形成溃疡。
(9)内分泌学说:内分泌的改变能影响胃液分泌。当丘脑下部功能障碍,脑垂体大量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可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以致溃疡形成。其它如脑垂体、甲状旁腺、肾上腺的肿瘤及胰腺非β细胞瘤等,常伴发溃疡病,均说明溃疡的形成与内分泌水平过高有关。
(10)维生素缺乏学说:维生素c缺乏可使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受到损害,抵抗力减低而形成溃疡。也有人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维生素a、b族、k等都缺乏。因此有人认为维生素缺乏是溃疡发生的病因。
(11)体质学说:无力型体质常伴有营养缺乏,使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抵抗力低下而易发生溃疡。但超力型体质也有发生溃疡者。
(12)遗传学说:有人统计15%—25%的消化性溃疡与遗传有关。
综上所述。有关本病的发病学说众多,有的是因;有的可能是果。只有把对机体的整体研究和局部的病理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抓住本质,探明发病的机理。
西昌东大医院肛肠科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治疗过程中为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有这样的医生,治疗肛肠病真的可以更放心。西昌东大医院肛肠科是凉山地区肛肠病医院,州市医保定点医院,对于疾病的检查与治疗费用按照卫生局物价标准执行,对于患者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杜绝乱收费现象,患者可以放心就医。
【温馨提醒】西昌东大医院肛肠科医师提醒大家,肛肠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非常严重,如果不引起重视,不及时治疗,将会引发严重后果。盲目使用偏方等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只能掩盖一时的病情,不仅不能根治,还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后期的治疗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肛肠医师建议,及早接受正规治疗,早日获得康复。为方便广大患者就诊,我院已开通在线预约服务。如有其他疑问可拨打健康热线:0834-2168666进行咨询,患者也可点击【在线咨询】,西昌东大医院胃肠科医生会一对一为你解答问题。
